您的位置: 首页 >>科协概览 >>相关部门 >>办公室
2025年市科协本级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发布日期:2025-02-18 来源:荆门市科协

  目  录


  1.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

  2.2025年主要工作任务

  3.2025年预算编制情况及说明

  4.2024年末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说明

  5.2025年市科协本级部门预算报表

  6.名词解释

  一、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

  (一)主要职责

  荆门市科学技术协会经荆门市委办文件《关于印发荆门市科学技术协会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2001〕81号)批准成立,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共荆门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市委和政府联系全市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其主要职责是: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举荐人才,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推广先进技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制定和国家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开展科学论证、咨询服务,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发展同国内外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交往;对全市性学会(协会、研究会)进行领导、管理、协调、服务,对县(市、区)科协及乡(镇、街办)科协进行业务指导;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内设机构

  市科协机关内设三个职能部室,分别是:办公室、学宣部、普及部。

  市科协共有核定编制10名,其中:行政编制10名;共有在岗职工人数12人,其中:在编在岗9人,人事代理用工额度3人,退休15人。

  二、2025年主要工作任务

  1.1.培育科技创新驱动“孵化器”。加强与国家(省)级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和上级部门联系,积极争取学术、政策支持,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创服务上进行深入合作,将人才技术引进荆门。

  2.打造“科创中国”试点“样板间”。发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名片作用,开展学术交流、路演、荆楚行等各类活动不少于10场次,积极向外推介荆门。积极申报“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示范项目,推广我市优秀案例。组织相关专家或服务团提供精准服务,明确服务标准和绩效指标,做实“科创中国”试点工作。

  3.构建科技协同攻关“共同体”。围绕我市4211产业体系,组织院士专家团队开展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创新服务活动,推动创新产业链提质增效。以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为依托,组织海外高端人才来荆为企业科技创新“把脉问诊”。以企业专家工作站为人才培养基地,与荆楚理工学院联合制定实习培训计划,组织100批次学生到专家工作站开展研学和实训,为企业和社会输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4.加强国家级学会服务站建设。在原有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建立工作站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全国学会,建成2家学会荆门服务站,即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荆门服务站、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荆门服务站。通过科创中国平台,积极联系国家级学会和协会,寻求全国学会科技服务团技术支持,征集企业技术需求200条以上。

  5.扎实推进重点科普项目建设。积极构建我市“1+N”现代科技馆体系,鼓励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设特色科普馆、科普教育基地,实现互通互联和资源共享,放大科普效应。建强省市级特色产业科普基地、科普示范学校、科普示范社区,发挥科技小院、农技协、示范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6.持续打造科普品牌活动。建立完善多部门协同的跨区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机制,积极融入宜荆荆都市圈科普联盟建设,促进科普工作协同联动和科普资源共享。加大优质科普资源供给,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短视频大赛,开展“科普双百”、科技知识讲座、科普大篷车巡展、志愿服务等重点活动200场次以上。

  7.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用好国家、省级科普信息平台和资源,借助官网、微信、抖音等各类新媒体,运用“互联网+科普”,增强科普体验感、趣味性和吸引力,扩大科普影响力和渗透力。

  8.提升科技志愿服务质效。围绕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伍,新增科技志愿服务者1000人。9月份举办全国首个科普月系列活动,组织实施学会、科普阵地、高校、企业、园区五大联合行动,引导科技工作者为基层群众开展志愿服务。

  9.打造科技智库平台。通过对接全国和省级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合作高校(科研)院所四大渠道,柔性引进产业所需专家教授100名,建立高端智库。大力开展学术交流、联谊、讲座、网上路演等活动,广泛联络汇聚本地各领域科技人才500名,纳入人才储备智库。

  10.开展思想库课题研究。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建言献策,围绕“一枢纽四基地”功能定位,确定20个课题开展专题研讨,力争转化一批课题成果,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谋。

  三、2025年预算编制情况及说明

  (一)部门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1.部门预算收入情况

  2024年预算收入598.2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598.26万元。财政拨款收入占预算总收入的100%。

  2.部门预算支出情况

  全年支出598.26万元。按功能科目分类到项分别是:公用经费支出40.6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77.82万元(退休人员统筹待遇补贴),工资福利性支出293.81万元(在职人员工资、绩效奖金、改革性补贴,含医保16.08万元,养老26.18万元,职业年金13.09万元,住房公积金23.53万元);

  3.部门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2025年预算比2024年预算555.30万元,增加42.96万元,增幅7.8%,主要原因是今年二级单位市院士专家联络服务中心的预决算和财务收支合并入市科协机关财务导致。

  (二)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1.三公经费情况

  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开支2.0万元,其中接待费1.90万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0.10万元、因公出国(境)费无。

  2.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

  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比2024年预算安排的1.95万元,增加0.05万元,增幅2.5%,主要原因是今年二级单位市院士专家联络服务中心的预决算和财务收支合并入市科协机关财务导致。

  (三)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24年市科协机关运行经费40.64万元,比2023年预算安排的34.68万元,增加5.96万元,增幅17%,主要原因是今年二级单位市院士专家联络服务中心的预决算和财务收支合并入市科协机关财务导致。

  (四)政府采购情况

  1.政府采购预算总金额

  2024年,政府采购预算为2.03万元,其中货物类采购2.03万元,主要是复印纸、安可替代电脑。

  2.货物采购预算金额、工程采购预算金额、服务采购预算金额

  货物采购预算金额2.03万元,工程采购预算无,服务采购无。较2024年2.50万元,减少0.47万元,减幅18%。

  (五)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2024年末,市科协固定资产原值58.76万元,其中:车辆1辆,价值19.58万元;其他固定资产39.18万元。

  (六)项目绩效目标情况

  2025年,市级财政安排市科协系统专项资金共5个项目计186万元,其中:科普经费项目91万元,主要用于日常科普、科普示范项目建设、科普宣传、科技思想库建设、重点学术交流、党建强会工程、科技人才工作等;海智计划经费10万元,主要用于配套国家海智基地和省海智工作站工作经费,举办相关海智活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20万元,主要用于建立国家、省级、市级学会荆门服务站补助,助力当地企业发展壮大,举办科创活动等;机关单位运转项目40万元,主要用于人员福利待遇补差、弥补公用经费不足;专家工作站建站补助25万元,主要用于新建专家工作站补助。

  根据市财政局关于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的要求,我们对项目都编制了目标绩效评价指标并对支出进行细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资金管理,力争圆满实现各项绩效评价目标。

  四、2024年末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情况说明

  本单位无

  五、2025年市科协本级部门预算报表(见附表)

  六、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二)工资福利支出:反映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三)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反映用于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方面的支出。

  (四)商品和服务支出:反映单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各项支出。

  (五)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反映残疾人事业行政运行、一般行政管理事务行、残疾人康复、残疾人就业和扶贫、残疾人体育、其他残疾人事业支出、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等方面支出。主要为所属预算单位日常运行支出以及为完成事业发展目标的项目支出。

  (六)医疗卫生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方面支出。

  (七)住房保障支出中住房公积金:是指单位按规定的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附件:荆门市科学技术协会2025年单位预算公开表(本级).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