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智库 >>智库报告
博士毕业生职业取向及就业状况
发布日期:2018-07-16 来源:荆门市科协

  博士毕业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根据党的十九大“两个阶段”战略部署,到2035年这批博士毕业生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情况值得高度重视。2007年,中国科协曾委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对1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0名博士毕业生的职业取向和实际就业情况开展调查。为了深入了解近10年来该群体职业取向和就业情况变化,2016年,中国科协再次委托该课题组开展后续调研。此次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全国范围内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52所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这3家科研院所中所有2016年应届博士毕业生进行网上调查,共采集有效样本4018个。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海归博士毕业生加剧就业竞争压力,博士后成为过渡性职业选择。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总数已从2003年的3.3万人/年迅速增长到2015年的5.4万人/年。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其中大量高层次人才青睐高校和科研院所就业。本次调查中有71.4%的博士毕业生表示求职过程中遇到海归人员竞争。为缓冲就业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在毕业后将博士后作为过渡性职业选择。我国博士后进站人数从2005年的5933人增长到2015年的18244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1.2%。此次调查显示,14.3%的全日制应届博士毕业生表示希望未来做博士后研究,而最终有18.5%的博士毕业生做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成为继直接就业之外的第二大工作选择。

  二是科研和教学工作仍是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首选,但科研事业单位吸纳能力已不足支撑。本次调查显示,在期望从事的工作类型上,30.9%的博士毕业生首选希望从事教学工作,59.5%首选从事科研工作。七成以上将高校(49.9%的博士首选)和科研院所(22.6%的人首选)作为就业首选。2007年,分别有38.0%和48.0%的博士毕业生希望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把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就业首选的比例分别为46.9%和16.5%。可见,博士毕业生前往高校、科研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意愿持续增强。在2016年7月之前确定就业单位的全日制应届博士毕业生中,61.9%的博士毕业生进入高校(41%)和科研院所(20.9%)工作,实际到高校和科研院所比例(61.9%)与就业意向相比低了10个百分点。与2007年调查结果相比,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对吸纳能力有所下降(同比数据为高校48.7%,科研院所19.6%,合计68.3%)。

  三是博士毕业生求职目的地较为集中,东北地区人才吸引力不足。本次调查发现,2016届博士毕业生求职期望主要集中在北京(24.1%)、上海(15.7%)和山东(9.0%),期望到这三个地区就业的博士毕业生接近总数的一半(48.7%),而期望去东北三省就业的比例仅占4.5%,实际就业的比例为4.2%,其中辽宁省为1.8%,吉林省为1.4%,黑龙江省1.0%,凸显东北三省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四是博士毕业生创业比例较低,创业信心和知识储备不足。在受访的博士毕业生中,有2.0%的人毕业后计划开始创业,还有40.1%的博士毕业生表示“当前不考虑,但准备以后创业”,具有创业意愿比例合计为42.1%。但实际中,仅有0.8%的博士毕业生在毕业时已经开始创业。博士生不愿创业的最主要原因是“自己的个性特点不适合”(55.0%),其他原因还有“缺乏创业资源”(45.8%)、“创业风险过高”(40.3%)、“自身能力不足”(35.8%)和“创业环境不好”(17.3%)。此次调查还发现,半数以上博士毕业生创业知识储备不足,只有15.7%认为自己具备创业的知识和能力,58.6%的人觉得自己不具备。

  针对以上现象,建议加强对博士毕业生求职就业情况的监测和研究,及时了解市场形式变化,帮助博士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丰富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加强校企在博士招生方向设置、联合研究等方面的合作;鼓励博士毕业生到东北地区工作,加快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引才优惠政策力度;为有意创业的博士生创造更多创业培训和实践机会。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成员:

赵延东 李 强 何光喜 卢阳旭 石长慧

廖 苗 樊立宏 张文霞 马 缨 李睿婕

  (责任编辑:刘馨阳联系电话:68513626)